一团和气,吉祥如意。282
——法国▪雨果 亲善产生幸福,文明带来和谐。
此画构图绝妙,粗看之下,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,体态浑圆。细看揣摩,却是三合一。在佛的左耳处,有一老者的发髻,着道教的冠服,面左侧坐;佛的右耳,则为戴方巾的老者,作儒家打扮,面右侧坐。此二人团膝相接,侧脸相对,手各持经卷一端。第三人则手持佛珠,手搭在两人肩上,头脸被遮,只露出光光的头顶,当是佛教中人。 ☝《一团和气》茶室效果图 这是一幅《一团和气》作品,是明朝成化帝宪宗朱见深登基不久绘制的。从他的《御制一团和气图赞》题跋中,我们可知此画的内容和含意。晋朝高僧慧远,居住庐山东林寺,三十余年,送客不过虎溪。一日,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来访,临行慧远相送,不知不觉间送过了虎溪,引起虎啸声声,三人相视大笑,世传为“虎溪三笑”。此画意在合三人为一体,“蔼一团之和气”。画法上,衣纹顿挫有致,似金钩铁画,细劲流畅,形象极其生动传神。在朱见深的这幅画中,三教人物抱作一团,共论经书,组成和睦而又喜气的画面,正是当时“三教合一”思想的体现,也是刚刚当上皇帝朱见深出于对群臣万众一心的一种美好期望。 当前,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主义的本质属性,是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。为了配合宣传“和谐”理念,提倡社会和谐,公司以朱见深的原作为素材,并进行了取舍和再创作,绣出了这幅名为《一团和气》的作品。在整个绣制过程中,运用了湘绣中滚针、散套针、齐边针、掺针等针法,手脑并用,将肉色、黑色、水灰、古黄、绿灰、红灰等各种色彩的丝线,分层加色,精确把握色泽、光线、明暗,且突出人物的重点部位——头面,严格按照人物肖像绣的针法,从眼睛到鼻子,再从眉眼到口颔......依次绣之。经过数日的精绣细作,终于绣制完成,心中不由生发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之情。 |